• <p id="u9ikf"></p>
      <li id="u9ikf"></li>

          1. <rt id="u9ikf"><dfn id="u9ikf"></dfn></rt>
            您好,樂昌市政府門戶網站歡迎您!               今天是:
            智能機器人 | 網站無障礙 | 適老版 | 手機版
            | 簡體版 | 繁體版

            樂昌市2018年政府預算公開

            樂昌市2018年預算公開目錄      


                一、樂昌市2017年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2018的預算草案的報告
            二、2018年樂昌市預算收支安排表
            1. 2018 年樂昌市部門預算收支總表(平衡表)
            2. 2018 年樂昌市部門預算支出經濟分類匯總表
            3. 2018 年樂昌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表
            4. 2018 年樂昌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稅返和一般性轉移支付表
            5. 2018 年樂昌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專項轉移支付表
            6. 2018 年樂昌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功能分類明細表
            7. 2018 年樂昌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經濟分類明細表
            8. 2018 年樂昌市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經濟分類明細表
            9. 2018 年樂昌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明細表
            10. 2018 年樂昌市政府性基金預算轉移支付表
            11. 2018 年樂昌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明細表
            12. 2017 年樂昌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明細表
            13. 2018 年樂昌市一般公共預算安排“三公”經費計劃表
            14. 2018 年1月樂昌市一般債務余額表
            15. 2018 年1月政府專項債務余額表
            16. 2018 年1月樂昌市政府或有債務余額表
            17. 2018 年樂昌市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總表
            18. 2018 年樂昌市政府一般債務限額表
            19. 2018 年樂昌市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表
            三、樂昌市2018年“三公”經費預算安排情況說明
            四、樂昌市2018年稅返和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預算安排情況說明
            五、樂昌市2018年專項轉移支付收入預算安排情況說明
            六、樂昌市2018年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收入預算安排情況說明
            七、樂昌市2018年年初政府性債務情況說明



            一、樂昌市2017年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
            2018 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2018年1月9日在樂昌市第十五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市財政局局長 許建武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會報告樂昌市2017年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2018年預算草案,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xié)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7 年預算執(zhí)行情況
             
                 2017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市政協(xié)的監(jiān)督支持下,全市財稅部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中央歷次全會、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和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精神,以新的發(fā)展理念為引領,主動適應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積極發(fā)揮財政職能,全力支持樂昌市穩(wěn)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多措并舉保障各項支出,財政運行情況總體良好,主要考核指標在韶關市排名靠前,有力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發(fā)展,保障了人民生活水平持續(xù)提高。
            一、一般公共預算 執(zhí)行情況
            (一) 收入預算執(zhí)行情況
            2017 年,來源于樂昌市財政總收入完成151,579萬元,同比增長21.58%。全市上劃中央收入完成35,383萬元,同比增長0.53%;省市共享“四稅”收入完成18,805萬元,同比增長6.35%。
            2017 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9,099萬元,完成預算的101.42%,同比增長15.06%(可比口徑,下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上級補助收入、上年結余收入、債券轉貸收入和調入資金等306,795萬元,全市財政總收入完成365,894萬元,完成預算的101.08%,同比增長14.11%。
            (二) 支出預算執(zhí)行情況
            2017 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322,232萬元,完成預算的98.87%,同比增長18.76%,其中納入GDP核算的財政八項支出完成229,188萬元,同比增長22.5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加上解上級支出、預算穩(wěn)定調節(jié)基金和債務還本支出等22,937萬元,全市財政總支出完成345,169萬元。
            2017 年全市財政總收支相抵,滾存結余20,725萬元(上級項目專項資金)。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執(zhí)行情況
            2017 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總收入完成49,990萬元,其中: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34,609萬元,完成預算的104.58%;轉移性收入15,381萬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總支出完成49,990萬元,其中: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完成19,850萬元,完成預算的106.58%;轉移性支出30,140萬元。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zhí)行情況
            2017 年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完成581萬元,完成預算的100%。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完成581萬元,完成預算的100%。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zhí)行情況
            2017 年全市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完成75,445萬元,其中:全市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完成39,692萬元,完成預算的89.96%;轉移性收入完成35,753萬元。全市社會保險基金總支出完成75,445萬元,其中:全市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完成81,804萬元,完成預算的92.70%;轉移性支出-6,359萬元。
            五、2017年財政預算執(zhí)行的特點和主要工作措施
            2017 年,面對增速放緩的經濟新常態(tài),全市財稅部門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預算執(zhí)行力度,確保財政平穩(wěn)運行。
            (一)財政預算執(zhí)行的特點
            一是 落實《預算法》,規(guī)范預算執(zhí)行。市財政部門按照《預算法》規(guī)定,改進預算編報,強化預算約束;預算調整等事項嚴格按規(guī)定報同級人大審批;規(guī)范預決算信息公開工作,加強監(jiān)督指導,推進“陽光財政”建設。 二是 地方財政收入質量有待提高。2017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91億元,增長15.06%;非稅收入1.91億元,占地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32.30%,非稅收入占比偏高。2017年我市稅收收入增長0.54億元,主要增長點是耕地占用稅收入增長0.75億元(其中清繳歷年耕地占用稅稅款0.62億元)。 三是 財政收支矛盾進一步擴大。受政策性降稅減費、“營改增”全面推開、宏觀經濟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我市支柱稅源萎縮,新增稅源有限,財政收入增長后勁不足。受政策性工資提標、住房維修基金提高到10%、各項底線民生保障提標等因素影響,剛性支出不斷增加。我市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支出壓力不斷增大,財政收支矛盾進一步擴大。 四是 重點支出保障力度加大。2017年,我市通過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爭取新增債券資金等方式,共清理收回結轉結余資金1.94億元、積極向上級申請債券轉貸收入1.5億元,有力保障我市民生支出、重點項目支出和債務還本支出。 五是 項目推進速度偏慢。2017年我市部分使用上級專項資金、新增政府債券資金安排的項目推進速度較慢,影響財政資金支出進度,導致支出執(zhí)行率偏低。財政資金支出進度偏慢直接影響我市各項考核指標。
            (二) 財政預算執(zhí)行主要工作措施
            市財政部門緊緊圍繞“抓支出、促發(fā)展、培稅源、增收入”的工作思路,深化財政改革,突出責任擔當,重調研抓支出,重聯(lián)動增收入,多措并舉,主動作為,全力以赴加快財政資金支出進度,全力以赴推進財政收入穩(wěn)步上升。
            1. 全力抓好財政收支管理,牢固樹立“大財政”理念。一是 大力發(fā)掘新增稅源。抓住粵東西北振興發(fā)展和雙轉移機遇,加快特色產業(yè)的發(fā)展步伐;協(xié)助引導外來企業(yè)入駐樂昌本地化,防止稅源流失;統(tǒng)籌財力有效支持重點產業(yè)、重點企業(yè)、重點項目,以財源建設成果促進財政收入結構調整,為樂昌振興發(fā)展積蓄后勁。 二是 強化協(xié)稅護稅機制。堅持加強財稅等部門間的溝通與協(xié)調,主動作為,齊抓共管,共建協(xié)稅護稅信息平臺,實現(xiàn)信息數據共享,扎實開展協(xié)稅護稅工作。完善收入考核辦法,依法加強財稅征管,促進依法治稅與協(xié)稅護稅的有效銜接,努力實現(xiàn)財政收入提質增量。 三是 抓好財政支出。市財政部門堅持從年頭抓起,科學制定方案,合理安排財政資金調度,逐級分解支出任務,提高財政資金支出效益,嚴格執(zhí)行通報約談制度。追蹤和監(jiān)控重點項目(民生資金、基建資金、發(fā)展資金、專項資金)落實情況,加快項目支出進度,有力推進經濟穩(wěn)定增長。 四是 積極爭取上級政策。全市各級、各部門充分發(fā)揮自身職能,精準把握工作重點和發(fā)展方向,主動銜接、積極協(xié)調,不斷加大向上級爭項目、爭資金、爭政策力度,全年爭取上級轉移支付資金21.46億元。 五是 樹立過“緊日子”原則。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嚴禁“三公”經費開支過大,確保全年全市行政事業(yè)單位“三公”經費支出低于上一年。
            2.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事業(yè),逐步提高民生福利。 全市財政部門按照“保運轉、保民生、保穩(wěn)定、促發(fā)展”的原則,優(yōu)先籌措資金改善民生,補齊社會事業(yè)發(fā)展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著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落實民生實事資金,全年共投入省十件民生實事資金1.94億元,同比增長14.79%。2017年,全市11類民生支出完成26.57億元,同比增長16.81%,占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82.44%。 一是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2017年我市教育投入67,993萬元。完善教育經費財政投入政策,保障我市城鄉(xiāng)義務教育、中小學校建設、教育人才等工作,全面提高教育保障和發(fā)展水平。及時撥付義務教育經費6,715萬元,確保我市48,068人學生免費義務教育;安排2,168萬元,支持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和中小學校舍改造、特殊教育學校建設維護等,改善教學環(huán)境。 二是 各項保障全面提高。城鄉(xiāng)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人均補助由420元/年提高到450元/年,城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財政人均補差分別提高到457元/月、206元/月,農村特困人員(五保戶)救助標準提高到675元/人·月,城市特困人員救助標準提高到928元/人·月,積極推進社會保障財政政策。 三是 大力支持醫(yī)療衛(wèi)生保障水平提升。2017年,投入901萬元支持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標準化建設,投入797萬元支持57間村級衛(wèi)生站公建民營規(guī)范化建設,投入4,194萬元支持樂昌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新建醫(yī)院項目建設。人均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從45元提高到50元,共投入經費2,045萬元。 四是 大力支持精準扶貧工作。2017年本級安排1000萬元,落實國家扶貧戰(zhàn)略,立足實際,綜合資源優(yōu)勢,實行開發(fā)性扶貧,保障政策有落實有成效,貧困村、貧困戶生產生活條件有改善。2017年,財政共籌集扶貧資金23,156萬元,全市貧困發(fā)生率從2015年的4.07%下降為1.0028%。 五是 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共安排10,071萬元(其中省市:7,265萬元,本級:2,806萬元),用于促進農業(yè)、水利、林業(yè)、漁業(yè)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yè)發(fā)展,提高補貼政策性效能,支持農村電商,促進農村綠色生態(tài)發(fā)展等。安排225萬元開展“一村(社區(qū))一法律顧問” 工作,安排30萬元司法救助專項資金,保障群眾依法維護合法權益。
            3. 積極落實政策和創(chuàng)新措施,不斷推進改革主旋律。 堅持把改革創(chuàng)新作為推動財政事業(yè)發(fā)展的第一動力,堅持穩(wěn)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落實國家政策,推進財政重點改革,建立現(xiàn)代財政制度。 一是 深化預算制度改革。執(zhí)行《預算法》,改進年度預算控制方式,探索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確保年度財政預算收支平衡,研究編制中期財政規(guī)劃,健全全口徑預算體系,編制預算項目庫,推進預決算公開工作。 二是 深化財稅制度改革。配合中央和省推進稅收制度改革,推進地方稅收體系建設,強化協(xié)稅護稅工作機制。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企業(yè)生產要素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多渠道籌措資金,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2017年京廣高鐵樂昌東站正式投入運營,樂昌正式融入珠三角“一小時經濟圈”。 三是 深化國庫集中支付改革。進一步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推進鎮(zhèn)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強公務卡等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強化財政專戶管理,加強對鄉(xiāng)鎮(zhèn)財政資金的監(jiān)管,切實防范財政資金安全外部風險;全面鋪開權責發(fā)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改革,完成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試編工作。 四是 積極探索投融資體制改革。嚴格貫徹落實財預〔2017〕50號、財預〔2017〕87號等文件,出臺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目錄及管理辦法、制定了《樂昌市政府基本建設項目資金支付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強化了制度保障。積極應用PPP等新型投融資模式,互惠合作,加快基礎建設項目推進。2017年,樂昌市城鄉(xiāng)環(huán)衛(wèi)一體化PPP項目已簽約落地,鎮(zhèn)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PPP項目已開展前期工作。
            4. 積極推進財政職能優(yōu)化,全面加強財政管理。一是 完善預算編制與結轉結余資金管理相結合的機制,積極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加強對國庫存款、結轉結余資金、其他應收應付款和財政專戶資金的管理,合理控制庫款保障水平。 二是 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建立政府債務管理及風險預警機制,控制政府性債務規(guī)模,分類納入預算管理,建立健全“借、管、還”相統(tǒng)一的機制。將隱性債務納入監(jiān)管范圍,完善債務風險防范機制;加強債務監(jiān)管,確保不發(fā)生區(qū)域性債務風險。 三是 積極開展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擴大績效評價覆蓋面,強化財政資金的全程監(jiān)管,建立了以信息化為支撐,績效評價、資產管理、投資評審、財政監(jiān)督、政府采購、國庫集中支付與預算管理有機結合、彼此制衡的“六位一體”財政運行管理新機制。 四是 建設動態(tài)監(jiān)控制度。完善預算聯(lián)網監(jiān)督系統(tǒng),建立人大和審計聯(lián)網監(jiān)督機制,對財政資金運轉實施實時監(jiān)控。制定《樂昌市預算執(zhí)行動態(tài)監(jiān)控管理辦法》等管理制度及工作機制,將全市所有財政預算支出單位、所有財政性支出資金納入動態(tài)監(jiān)控范圍,確保動態(tài)監(jiān)控工作取得實效。 五是 完善內控管理。市財政部門制定了《樂昌市財政局內部控制基本制度(試行)》、8個專項內控辦法和相關內控操作規(guī)程,基本形成“1+8+X”模式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指導行政事業(yè)單位開展內控管理工作,組織開設培訓班,進一步提高全市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管理水平。
            各位代表,2017年我市財政運行整體態(tài)勢良好,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財政收入持續(xù)增長的難度加大,稅源結構單一,支撐財政收入穩(wěn)定增長的重點稅源有限,涵養(yǎng)壯大財源的任務仍然艱巨;政策性增支增長較快,保障和改善民生壓力大,促發(fā)展資金投入不足,收支矛盾突出;政府性債務風險雖然總體可控,但償還到期債務和防范潛在風險壓力較大;財稅體制改革任務艱巨繁重,統(tǒng)籌協(xié)調推進改革的進度深度有待加強等等。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認真聽取各位代表和委員的意見和建議,主動作為,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決。
             
            2018 年預算草案
             
            2018 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guī)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也是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根據宏觀經濟形勢和我市財政收支情況分析,預計2018年我市財政收支矛盾仍然較為突出,必須審時度勢,合理配置財政資源,科學編制2018年財政預算。
            一、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和基本原則
            (一) 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和總體思路
            2018 年全市財政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思路: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屆一中全會、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韶關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和樂昌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的決策部署,堅持穩(wěn)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新發(fā)展理念,認真梳理領會好新時代財政工作新要求及財政工作思路舉措,嚴格執(zhí)行《預算法》,以深化改革為主線,以培植壯大財源為關鍵,以健全完善財政體制機制為動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主動作為,狠抓落實。不斷壯大財政綜合實力,促進財政體制權責清晰、財力協(xié)調均衡;不斷優(yōu)化財政支出結構,促進財政政策體系積有成效、預算管理規(guī)范;不斷提高財政管理績效,促進財政管理體制績效優(yōu)先、科學精細。堅持質量提升、效益優(yōu)先為工作重心,持續(xù)增強財政實力,推動綠色低碳發(fā)展,確保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為樂昌市“主動融入珠三角、實現(xiàn)振興發(fā)展”提供有力的財政支撐。
            (二)預算編制的基本原則
            2018 年編制預算的基本原則: 一是 依法依規(guī),強化約束; 二是 積極穩(wěn)妥,收支平衡; 三是 細化預算,精準編制; 四是 加強統(tǒng)籌,盤活存量; 五是 加強調控,力促增長; 六是 民生優(yōu)先,保障底線; 七是 加強監(jiān)管,防范風險; 八是 信息公開,規(guī)范透明。   
            二、2018年一般公共預算草案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情況
            2018 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安排234,905萬元。其中:(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63,880萬元;(2)上級補助收入安排135,088萬元;(3)調入資金收入安排35,937萬元。
            2018 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63,880萬元,比上年決算數增長8.09%,按收入結構劃分,稅收收入安排41,368萬元,占64.76%,其中國稅收入安排15,968萬元,地稅收入安排25,400萬元;非稅收入安排22,512萬元,占比35.24%。
            (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情況
            2018 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安排234,905萬元(省市一次性專項轉移支付收入沒有列入),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226,080萬元。
            按資金用途劃分:(1)行政事業(yè)單位基本支出安排130,190萬元,占55.42%;(2)項目支出安排95,890萬元,占40.82%;(3)上解支出和債務還本支出安排8,825萬元,占3.76%。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相抵,實現(xiàn)當年收支平衡。
            (三)一般公共預算重點支出情況
            1. 優(yōu)先保障民生,安排社保、教育、醫(yī)療、文化、交通、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支出135,829萬元。 一是 安排社會保障和就業(yè)支出40,228萬元。 二是 安排教育支出60,758萬元。 三是 安排醫(yī)療衛(wèi)生支出30,047萬元。 四是 安排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924萬元。 五是 安排交通運輸支出1,353萬元。 六是 安排住房保障支出519萬元。
            2. 強化“三農”投入,安排農林水支出13,630萬元。 一是 支持農業(yè)發(fā)展,安排支出2,280萬元。 二是 加快林業(yè)生態(tài)建設,安排支出4,762萬元。 三是 加強水利建設,安排支出981萬元。 四是 加強扶貧、農業(yè)綜合開發(fā)與農村綜合改革等力度,安排支出5,607萬元。
            3. 加大環(huán)境保護投入力度,安排節(jié)能環(huán)保支出8,015萬元。
            4. 全面促進轉型,安排科學技術、資源勘探信息、商業(yè)服務業(yè)等支出1,703萬元。 一是 安排科學技術支出877萬元。 二是 安排資源勘探信息支出541萬元。 三是 安排商業(yè)服務業(yè)支出285萬元。
            5. 保障政權運轉,安排一般公共服務、國防、公共安全等支出46,502萬元。 一是 安排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5,394萬元。 二是 安排國防及公共安全支出11,108萬元。
            6. 加強城市建設, 安排城鄉(xiāng)社區(qū)事務支出7,971萬元。
            (四)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安排情況
            1. 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安排。
            2 018 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安排14,937萬元。具體收入項目如下: 一是 國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240萬元; 二是 農業(yè)土地開發(fā)資金收入120萬元; 三是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1,390萬元; 四是 彩票公益金收入132萬元; 五是 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2,055萬元; 六是 城市污水處理費收入1,000萬元 。
            2. 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安排。
            2018 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 14,937 萬元。具體支出項目如下: 一是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安排的支出11,390萬元; 二是 國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240萬元; 三是 農業(yè)土地開發(fā)資金支出120萬元; 四是 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安排的支出2,055萬元; 五是 污水處理費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1,000萬元; 六是 用于體育事業(yè)的彩票公益金支出132萬元。
            (5)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安排情況
            1.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安排。
            2018 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安排530萬元。其中:利潤收入安排500萬元;股利、股息收入安排30萬元。
            2.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安排。
            2018 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安排530萬元。其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出資金安排530萬元。
            (六)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安排情況
            1.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安排。
            2018 年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安排 52,633萬元。 一是 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金收入24,614萬元; 二是 失業(yè)保險基金收入297萬元; 三是 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基金收入13,356萬元; 四是 工傷保險基金收入685萬元; 五是 生育保險基金收入172萬元; 六是 城鄉(xiāng)居民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金收入4,253萬元; 七是 城鄉(xiāng)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基金收入9,256萬元。
            轉移性收入 61,785 萬元,其中:上級補助收入 68,945 萬元,上年結轉收入 -7,160 萬元。
            2.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安排。
            2018 年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安排 113,071萬元, 一是 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金支出69,936萬元; 二是 失業(yè)基金支出612萬元; 三是 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基金支出12,110萬元; 四是 工傷保險基金支出330萬元; 五是 生育保險基金支出840萬元; 六是 城鄉(xiāng)居民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金支出11,113萬元; 七是 城鄉(xiāng)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基金支出18,130萬元。
            轉移性支出1,347萬元,其中:上解支出1,601萬元,結轉下年-254萬元。
            三、完成2018年預算目標主要措施
            2018 年,我們將圍繞上述預算安排,大力踐行新發(fā)展理念,適應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充分發(fā)揮財政職能作用,推進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優(yōu)化財政收支結構,堅持為樂昌市穩(wěn)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等提供有力支撐。為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和各項財政目標的實現(xiàn),具體抓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抓收支促平衡,增強縣域經濟實力
            一是 涵養(yǎng)財源增稅收。發(fā)揮資金引導作用,重點支持先進裝備制造業(yè)、健康食品、現(xiàn)代物流、現(xiàn)代農業(yè)、生態(tài)旅游等特色產業(yè),夯實稅源基礎。抓住機遇,引進優(yōu)質產業(yè)項目落戶樂昌,提高稅收。繼續(xù)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減輕企業(yè)負擔,提升實體經濟活力。 二是 加強財稅征管力度。推進稅收制度改革,共建協(xié)稅護稅信息共享平臺,健全科學規(guī)范的稅收征管體系。進一步完善協(xié)稅護稅機制,完善協(xié)稅護稅考核辦法,提升涉稅部門工作合力與效能,落實責任,促進依法治稅與協(xié)稅護稅有效銜接。 三是 強化財政收支管理。加強對新常態(tài)下財政經濟運行規(guī)律的研究分析,實行財政收入動態(tài)監(jiān)測預警,及時調整預算。進一步落實財政支出責任,嚴格考核督促,健全情況通報、支出進度與預算安排掛鉤等一系列措施,均衡預算執(zhí)行進度,提高財政支出時效。 四是 樹立爭資增收意識。積極主動向中央、省、韶反映我市困難和訴求,搶抓與珠三角協(xié)同發(fā)展機遇,發(fā)揮樂昌資源優(yōu)勢,探索建立資源共享機制,扎實做好資金和政策爭取、承接等工作。密切關注中省韶“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政策制定和資金安排情況,最大努力爭取中省韶對我市的支持。
            (二)注重推改革增活力,提高財政發(fā)展動力
            一是 加強規(guī)范預算管理。繼續(xù)推進零基預算改革和財政資金項目庫管理,進一步編準編實年初預算,提高年初預算到位率,探索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進一步加強政府預算體系之間的統(tǒng)籌銜接,剛化預算約束,強化預算執(zhí)行。 二是 加大政府財力統(tǒng)籌。準確把握新時代財政工作形勢和任務,加大財政資金統(tǒng)籌力度,用好用活財政政策,統(tǒng)籌各類各項資金高效配置,將財政資金有效投入到生態(tài)文明建設、重點項目建設、公共文化體系建設、鞏固省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成果等發(fā)展事業(yè)中,強化財政監(jiān)督職能,保證項目提質增效,確保資金用在經濟發(fā)展的關鍵點。 三是 嚴格規(guī)范投融資項目推進。進一步推廣運用PPP模式,嚴格把關PPP項目方案審核、項目運作監(jiān)督,推進融資平臺市場化轉型,防止各種形式變相融資。創(chuàng)新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市政基礎設施等項目資金投入力度。
            (三)注重控支出補短板,持續(xù)改善民生福祉
            全市財稅部門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在發(fā)展中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更精準更全面地補齊民生短板。 一是 精心理財,厲行節(jié)約。嚴格按照《預算法》要求,科學規(guī)劃安排各項財政資金,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黨政機關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條例》和國務院“約法三章”等要求,精打細算,嚴控一般性支出,嚴格規(guī)范執(zhí)行津補貼政策,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大力推進提高公務支出透明度。 二是 補齊短板,改善民生。按照“可持續(xù)、?;尽痹瓌t,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綜合改革,堅持量力而行,千方百計籌集資金優(yōu)先保障民生支出;統(tǒng)籌資金辦好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全市重大民生實事,落實十件民生實事資金;重點加大對人民群眾關注的教育、醫(yī)療、社保、“三農”、住房、環(huán)境保護、文明建設等民生方面的投入力度。 三是 精準扶貧,攻堅脫貧。進一步統(tǒng)籌扶貧資金發(fā)揮集聚效能,為特色精準扶貧提供財政保障。加強扶貧資金監(jiān)管,嚴格落實和完善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政策。 四是 聚焦農村,關注“三農”。完善農業(yè)農民補貼制度和涉農資金監(jiān)管制度,扶持農業(yè)農村現(xiàn)代化發(fā)展;支持推進省定貧困村創(chuàng)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建設、支持推進農村人居環(huán)境綜合整治和村級公益事業(yè)“一事一議”等事項落到實處,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四)注重強管理促規(guī)范,提升財政管理水平
            一是 加強財政資金管理。完善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的制度辦法,建立健全財政存量資金正常收回、預算編制與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相銜接等工作制度,抓好財政存量資金收回使用工作。加強對全市所有財政預算支出單位、所有財政性支出資金動態(tài)監(jiān)控的力度,建立預算執(zhí)行動態(tài)監(jiān)控長效機制。 二是 健全預算績效管理。完善預算績效管理辦法及專項資金績效目標管理辦法,建立健全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強化績效監(jiān)督評價,采取部門自評、財政再評價和委托第三方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績效評價。加大跟蹤問效力度,督促政策,強化績效考評效果應用。 三是 扎實推進財政信息公開。堅持推進“陽光財政”建設,建立財政信息公開統(tǒng)一平臺,及時通過門戶網站、專欄等平臺加強財稅政策宣傳,及時回應政務輿情,統(tǒng)籌推進預決算、“三公”經費、政府采購、PPP 項目等各類財政信息公開,引導群眾參與監(jiān)督。加強財政信息公開監(jiān)督檢查工作,建立財政信息公開硬性約束機制、考核機制和行政問責制度。 四是 加強財政監(jiān)督。按照“收支并重、內外并舉、監(jiān)管結合”的思路,堅持問題導向,強化財政資金監(jiān)管為重點,加大對財政資金檢查力度,確保財政資金預算編制、預算執(zhí)行、監(jiān)督檢查、績效管理、預決算公開等監(jiān)督管理。扎實做好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提高基礎管理水平。 五是 防范財政風險。增強風險防控意識和能力,防控好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財政運行風險,監(jiān)督支持經濟社會及其他領域做好風險防控。嚴格債務限額管理,將隱形債務納入管控范圍,完善債務風險預警及化解機制。 六是 完善內控管理。建立健全公平有效的內控考評機制和監(jiān)督問責機制。進一步加強對全市行政事業(yè)單位開展內控管理工作的培訓、指導、監(jiān)督。 七是 接受人大監(jiān)督。自覺接受市人大監(jiān)督,堅決落實市人大常委會對預算做出的各項決議及財政經濟工作委員會的審查意見,主動聽取市人大代表的意見建議。健全人大和審計聯(lián)網監(jiān)督機制,通過預算聯(lián)網監(jiān)督系統(tǒng)加強對財政資金運轉進行的監(jiān)控。 八是 加強財政隊伍建設。抓黨建,培育財政干部工作理念,提高“四個”意識。抓學習,提升財政干部綜合素質,提高工作執(zhí)行力,推動財政事業(yè)健康發(fā)展。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二、 2018年樂昌市預算安排表



              三、樂昌市2018年“三公”經費 預算安排情況說明
             
            樂昌市2018年 “三公”經費一般公共預算數為3,041.21萬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為72.9萬元,公務接待費1,712.58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1,255.73萬元。
            2018 年 “三公”經費比上年預算數減少26.19萬元,下降0.85%。其中:因公出國(境)費與上年預算數增加72.5萬元,原因是2018年樂昌市擬安排兩個招商引資工作組外出招商引資;公務接待費比上年預算數減少40.42萬元,下降2.31%;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比上年預算數減少58.27萬元,下降4.43%;公務用車購置費無預算安排,與上年預算數無增減變化。
             
            四、樂昌市2018年稅返和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預算安排情況說明
                 
            2018       年上級補助轉移支付收入預算數為135,088萬元,比上年結算數調減79,535萬元,下降37.06%。具體安排如下:      
            一、返還性收入9,997萬元。      
            二、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121,472萬元。       其中:均衡性轉移支付收入32,232萬元;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收入18,484萬元;結算補助收入947萬元;資源枯竭型轉移支付收入1,723萬元;企事業(yè)單位劃撥補助收入2,913萬元;城鄉(xiāng)義務教育轉移支付收入9,631萬元;基本養(yǎng)老金轉移支付收入8,444萬元;城鄉(xiāng)居民醫(yī)療保險轉移支付收入15,585萬元;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收入240萬元;重點生態(tài)功能區(qū)轉移支付收入10,210萬元;固定數額補助收入12,891萬元;其他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8,172萬元。      
            三、市財力安排的補助收入3,619萬元。
                 
              五、樂昌市
                  2018       年專項轉移支付收入       預算安排情況說明      
             
            2018       年專項轉移支付收入沒有列入       2018       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六、樂昌市
                     2018          年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收入          預算安排情況說明        
             
            2018          年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收入沒有列入          2018          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


                       七、樂昌市2018年年初政府性債務情況          說明        
                     
            一、2018年年初政府性債務基本情況        
            1          、債務余額情況        
            2018          年年初樂昌市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含債券)4.33億元,其中:政府債務4.33億元,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0.02億元,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0.06億元。        
            2          、政府債務限額情況        
            樂昌市政府債務限額是6.00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5.57億元,專項債務限額0.43億元。        
            二、政府債務風險情況        
            樂昌市政府債務風險指標是:一般債務率是10.44%,專項債務率是10.27%,綜合債務率是7.34%。我市債務風險均低于預警線,政府債務風險在可控范圍內。        
                       
             
            樂昌市財政局                           
            2018           年1                     22           日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五月天丁香婷婷最新,丁香五月亚洲中文字幕,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精品人妻无码
          2. <p id="u9ikf"></p>
              <li id="u9ikf"></li>

                  1. <rt id="u9ikf"><dfn id="u9ikf"></dfn></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