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id="u9ikf"></p>
      <li id="u9ikf"></li>

          1. <rt id="u9ikf"><dfn id="u9ikf"></dfn></rt>
            您好,樂昌市政府門戶網(wǎng)站歡迎您!               今天是:
            智能機(jī)器人 | 網(wǎng)站無障礙 | 適老版 | 手機(jī)版
            | 簡體版 | 繁體版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走進(jìn)樂昌 > 旅游樂昌 > 魅力樂昌

            樂昌古塔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樂城河南村委會(huì)塔崗嶺上,又叫南塔,距縣城南約 1.5 公里。相傳宋時(shí)便有此塔,元末塔毀;明嘉靖十八年 (1539年) 韶州知府符錫重建石塔。清光緒年間,知縣劉鎮(zhèn)寰修樂昌八景時(shí)命名為“筆峰寫云”和“云峰翠合”,為樂昌八景之一。

              該塔是一座由一塊塊巨石砌置而成的石塔,為樓閣式結(jié)構(gòu),共七層,平面呈八角形,每一層角端均向上翹起,角端有石雕獸類作裝飾。塔身逐層收分,高約 19 米,底層周長 19 米,內(nèi)空 1.6 米見方,塔壁厚 2.1 米,無梯級(jí)可登,一至六層有塔門,現(xiàn)存尚好。相傳宋時(shí),自從塔崗嶺上建有石塔后,樂昌從此科舉鼎盛,學(xué)子們多數(shù)學(xué)而有成,文運(yùn)亨通,僅宋代科舉中進(jìn)士者就有23人,舉人94人。后來塔毀,樂昌的科舉便走下坡路了。明韶州知府符錫在重建古塔后曾賦《登塔崗》詩一首,詩曰:“樂邑前峰起塔崗,百年興廢事尋常,也知文運(yùn)何關(guān)此,奄有光華出斗傍”,可見其修塔并非出自此意。

              文峰塔于1987年被公布為樂昌市文物保護(hù)單位,其所在的塔崗嶺已建成“南塔公園”。

            已編輯圖片

            文峰塔(張春玲攝于2020年)

              作為樂昌舊八景之一,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詩句。


            文峰

            鄧瑗(明)

            嶙峋筆架插天齊,姚望回看列岫低。

            一帶晚煙凝翡翠,半空暝色映玻璃。

            云開峭壁寒偏急,雨霽遙空望欲迷。

            郁結(jié)靈鐘騰瑞氣,余光夜夜?fàn)N文奎。

            次韻

            鄧禧印(清)

            誰將錦繡托云齊,高插晴空銀漢低。

            濃裊峰頭翹翡翠,平分天外綴琉璃。

            懸崖漱月溪聲遠(yuǎn),幽壑凝煙岫影迷。

            預(yù)極天涯憑雁柱,嵩靈已自逼宸奎。

            次韻

            白符?。ㄇ澹?/p>

            兩峰聳峙與天齊,俯瞰中流萬象低。

            一水平分浮翡翠,群山擁護(hù)映琉璃。

            雁聯(lián)幾字明如畫,鳳翥千尋望若迷。

            瑞色瑤如同合璧,煙凝霞舉聚文奎。

            文峰和翠

            程敝(清)

            峭壁高難仰,文廣貫斗南。

            晚煙添翡翠,曉日映晴嵐。

            登眺群山靜,回頭細(xì)草藍(lán)。

            余暉收不盡,會(huì)見暮云曇。

            文峰和翠

            歐堪善(清)

            文峰高峙斗杓南,掩映風(fēng)光翠色含。

            兩岸山花青似黛,一天煙景碧如藍(lán)。

            低臨武水澄秋鏡,近接沙堤拂曉嵐。

            最愛晴巒明月上,雙雙斑管照回潭。


            龜峰塔

              龜峰塔位于樂昌城區(qū)原龜峰寺山頂,其西南面靠近武江河,與文峰塔隔江相望。明嘉靖十九年 (1540年),韶州知府命樂昌知縣張堅(jiān)所建,意圖是“去崇正,興士振民”,屬風(fēng)水塔。此處原為一古寺,叫真武寺,俗稱龜峰寺。明嘉靖年間,龜峰寺被改建為龜峰書院,為縣城四大書院之一。書院內(nèi)建有洗心亭一所,并建磚塔一座,即現(xiàn)在的龜峰塔。

              現(xiàn)龜峰書院內(nèi)僅存龜峰塔。寶塔腳下的龜峰山遠(yuǎn)看像一只千年巨龜,匍伏在武江河畔。民間相傳龜峰山原為一只“龜精”,由于經(jīng)常在此興風(fēng)作浪,被神仙用寶塔鎮(zhèn)壓,便變成了龜峰山。

              該塔塔高 15.9 米,底層周長 15.9 米,七層樓閣式青磚結(jié)構(gòu),平面呈八角形,一至三層各有四道小拱門,墻厚 1.55 米,逐層收分,無梯級(jí)可登,亦為樂昌八景之一,名曰“龜石吞流”。1964 年省政府曾撥款修葺,現(xiàn)塔身完好,1978年公布為樂昌市級(jí)文物保護(hù)單位。

            已編輯圖片

            龜峰塔(張春玲攝于2019年)

              作為樂昌舊八景之一,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詩句。

            龜石

            鄧球(明)

            一峰偃伏狀龜形,浴水何年見瑞靈。

            春草漸添毛色綠,秋波環(huán)映甲文青。

            長吞巨浪跨南浦,怒涌洪濤拱北溟。

            自是樂昌多生概,登高如上玉虛亭。

            次韻

            鄧禧印(清)

            何年分寫洛書形,砥柱中流鎖秀靈。

            南北風(fēng)帆翻浪碧,高低漁火拂髯青。

            氣回大陸吞三峽,勢(shì)扼平沙辟四溟。

            漫說劉郎詩思澀,頻添春夢(mèng)入江亭。

            龜石吞流

            歐堪善(清)

            高空塔影俯江流,樓閣參差一望收。

            龜石全吞瀧水闊,筆峰雙插海天秋。

            潭深應(yīng)有蛟龍臥,岸遠(yuǎn)平看星斗浮。

            洛浦當(dāng)年曾獻(xiàn)瑞,圖書好向此間求。

            龜石吞流

            歐鴻庥(清)

            遙望青巒入漢端,鐘聲敲動(dòng)碧波寒。

            芙蓉瘦削孤峰翠,滟濃添下峽湍。

            四壁摩崖緣磴絕,半驅(qū)依棹倚風(fēng)看。

            徘徊躬際天皇世,疇范圖書喜再觀。


            惜字爐塔

              惜字爐位于樂昌市坪石鎮(zhèn)仁里村委會(huì)仁里村村內(nèi),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坐東北向西南,紅砂巖條石砌筑,為古讀書人焚燒廢紙所用。爐平面呈方形,邊長1.35米,通高1.75米,面積2平方米。四角攢尖頂,中央雕制寶瓶剎,火門上書“惜字爐”,右側(cè)豎書“字惜先賢”,左側(cè)豎書“爐藏古圣書”“同治六年,歲次丁卯仲夏月谷旦立”。

            已編輯圖片

            惜字爐塔(攝于2016年,市博物館供圖)


            敬惜字紙塔

              敬惜字紙塔位于樂昌市慶云鎮(zhèn)永樂村委會(huì)戶昌山村,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坐西北向東南,由石灰石雕砌。該塔通高1.6米,直徑1.5米,面積1.8平方米。平面六角形,火門上書:“敬惜字紙”。雕工精細(xì)。塔東南立面鑲碑刻一通。為古讀書人焚燒廢紙所用。古人讀書,珍惜紙張筆墨,不隨便浪費(fèi),偶爾發(fā)現(xiàn)廢紙,便送進(jìn)焚紙石爐,予以焚燒。

            1111.jpg

            敬惜字紙塔(張春玲攝于2015年)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fù)制或建立鏡像) 關(guān)閉窗口 打印本頁

            五月天丁香婷婷最新,丁香五月亚洲中文字幕,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精品人妻无码
          2. <p id="u9ikf"></p>
              <li id="u9ikf"></li>

                  1. <rt id="u9ikf"><dfn id="u9ikf"></dfn></rt>